大別山精神是黨的寶貴精神成果,是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之一。這一精神形態孕育發展于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豐富完善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對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革命奇跡所體現的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風骨品格的高度概括和凝練,是實現“兩個確?!睉鹇阅繕?,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的強大動力和精神支撐。
一、大別山精神的孕育和發展
?。ㄒ唬┒踉ネ钐K區的革命斗爭孕育了大別山精神。大別山地區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早在中國共產黨的創建過程中,黨的創始人陳獨秀、李大釗、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陳潭秋等親自指導了大別山區的建黨活動,點燃了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火種。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黃麻起義、商南起義、六霍起義先后創建了豫鄂邊、豫東南、皖西革命根據地,1930年2月經中央批準三塊根據地劃為鄂豫皖特區,初步形成了鄂豫皖蘇區。到1932年6月全盛時期,鄂豫皖蘇區發展到東起舒城,西迄平漢鐵路,北瀕淮河、南至黃梅、廣濟的廣大地區,建立了紅安、麻城、黃岡、陂安南、河口、陂孝北、羅山、光山、潢川、赤城(商城及北區)、赤南(商城南區)、固始、信陽、六安、霍山、紅城、五星(霍山西部燕子河地區)、六霍(六安、霍山兩縣東部地區)、紅山、羅田、蘄水、廣濟、黃梅、太湖、宿松、潛山、舒城等27個縣的革命政權,控制了紅安(黃安)、赤城(商城)、紅城(霍邱)、紅山(英山)、羅田、廣濟6座縣城,根據地面積達4萬余平方公里,根據地人口達350萬,成為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西征,把鄂豫皖蘇區的影響擴展到桐柏山區;1934年11月紅二十五軍長征,又把鄂豫皖蘇區的影響擴散到伏牛山區,豫鄂陜邊的大片地區成為游擊根據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紅二十八軍及鄂豫邊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開赴皖東地區,把鄂豫皖蘇區的影響擴大到華東地區。紅軍所到之處,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和根據地,像播種機一樣把革命種子播散在所到之地,對中國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河南時指出,鄂豫皖蘇區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也是中國工農紅軍的誕生地之一。這一時期黨領導鄂豫皖人民進行的革命斗爭,萌發孕育了大別山精神。鄂豫皖人民在艱辛革命斗爭中展現的堅定信念、艱苦奮斗、犧牲奉獻的優秀品格和精神特質,構成了大別山精神的基本內涵。
?。ǘ┰ザ踹吙谷崭鶕?、中原解放區的革命斗爭豐富了大別山精神的內涵。在新四軍第四支隊開赴抗日前線后,設立在確山竹溝、黃安七里坪的后方留守處成為黨領導中原和華中抗日的戰略支撐點。黨在這里開辦黨政干部培訓班,培訓了大批抗日軍政干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成立的中原局設在確山竹溝,中原局書記劉少奇兩次從延安到竹溝指導中原抗戰。中原局從竹溝先后派出多支部隊向豫皖蘇、鄂中發展。這些部隊連同先前改編的新四軍第四支隊發展為新四軍二師、四師、五師的基干部隊。李先念率領的豫鄂獨立游擊大隊從竹溝出發,一路匯集黨領導的抗日武裝,開辟創建了豫鄂邊抗日根據地。到抗日戰爭勝利時,這一根據地已發展到到東起安徽宿松、太湖和江西彭澤,西至湖北宜昌、當陽、荊門、襄樊、北起河南中部葉縣、舞陽,南抵湖南北部幕阜山麓和洞庭湖畔的廣大地區,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的重要戰略區之一,是新四軍在江淮河漢間對敵實行反攻的戰略基地與前進基地。大別山區不僅是豫鄂邊區的發源地,而且始終是這一根據地的基本區,對豫鄂邊區的堅持、鞏固、發展起到了堅強支撐作用。1945年9月17日,豫鄂邊區向中共中央報告,邊區管轄的64個縣中,按原建制有36個縣全部或部分歸邊區管轄,28個縣為邊區游擊區。其中又有20多個縣屬原鄂豫皖蘇區范圍??谷諔馉巹倮?,黨中央建立鄂豫皖中央局(后改為中原局),新四軍五師、河南軍區部隊、三五九旅以及冀魯豫八團會師后整編為中原解放軍,統一領導中原地區的革命力量。1946年6月,國民黨軍向中原解放軍發起進攻,李先念等率部進行中原突圍,拉開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序幕。戰爭第二年,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強渡黃河,揭開了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隨后,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先后建立了鄂豫、皖西、江漢、桐柏解放區,大別山區成為新解放區的核心區,解放軍控制和影響的范圍比鄂豫皖蘇區、豫鄂邊抗日根據地更大。劉鄧大軍轉出大別山后,大別山解放區軍民與國民黨“清剿”部隊進行了反復拉鋸斗爭,一直堅持到三大戰役結束,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南下,大別山區人民迎來了最后的解放??谷諔馉帟r期,豫鄂邊區抗日根據地一個主要特點是孤懸敵后,與黨領導的其他抗日根據地隔離,長期被日偽軍包圍。解放戰爭時期,大別山區是中原突圍的出發地,解放戰爭戰略反攻的主要突擊方向,晉冀魯豫野戰軍千里躍進的落腳地,這些斗爭,彰顯了大別山區軍民不畏強暴、頑強拼搏、勇挑重擔、敢于進取的優秀品格,進一步豐富了大別山精神的內涵。
?。ㄈ┲腥A優秀傳統文化為大別山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豐厚滋養。大別山區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與以“篳路藍縷”“撫夷屬夏”等為特質的荊楚文化交融匯集之地,“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艱苦奮斗的民族性格”“實事求是的知行方式”“民惟邦本的民本意識”“胸懷天下精忠報國的愛國思想”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在黨把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與中國革命實際的結合中,在大別山的革命斗爭中不斷革新和發展,成為孕育大別山精神的文化底蘊。
二、大別山精神的豐富內涵
大別山精神孕育形成的實踐基礎是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革命奇跡,這一奇跡時間跨度長、影響范圍廣、包容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豐富的特點,決定了大別山精神是對貫穿大別山區各個革命階段的、最為鮮明、最富個性的精神特質、精神品格的集成和凝練,決定了大別山精神內涵上的豐富性和獨特性。
?。ㄒ唬┎晃窢奚?、堅守信念。自1921年11月中共一大代表陳潭秋在黃岡建立中共陳策樓小組后,大別山區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從未動搖對共產黨主義崇高理想和中國革命必然成功信念的堅定追求。從土地革命戰爭到解放戰爭,從紅四方面軍西征、紅二十五軍長征、中原突圍到晉冀魯豫野戰軍轉出,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多次進出大別山,每次主力部隊轉出,老區人民都要遭到敵人的殘酷“清剿”掃蕩。面對敵人的屠刀,大別山區數十萬子弟前赴后繼投身革命,“要革命,不要錢、不要家、不要命”,“圖奉獻,不圖名、不圖利”,“一根筋,不二心”,先后有20萬大別山兒女獻出寶貴生命,在冊的烈士達13萬多,當時人口不足十萬的新縣就有5.5萬人為革命犧牲。商南起義領導人之一詹谷堂,被捕后面對敵人的酷刑,始終堅守黨的秘密,痛斥敵人“共產黨比天上的星星還多,分布在全中國、全世界。你們能殺我詹谷堂,但滅不了共產黨!”犧牲前用鮮血在監獄墻上寫下“共產黨萬歲!”中原軍區主力突圍后,劉名榜帶領中共羅禮經光中心縣委和游擊隊一直在經扶、羅山、黃安、麻城等地堅持斗爭。他們與上級黨組織失去聯系,一連數月被敵人圍困在深山密林中。敵人把劉名榜的母親和妻子帶到山上喊話,要挾劉名榜屈服,而劉名榜卻鼓勵同志們:“無論斗爭多殘酷,生活多艱辛,哪怕只剩下一個人,也要堅持到底,決不讓大別山革命的紅旗在我們手中倒下!”在他的率領下,游擊隊多次主動出擊敵人,在大別山造成很大的影響。在長期嚴酷的斗爭中,烈士鮮血浸透了大別山的山山水水,可謂“山山埋忠骨,嶺嶺鑄忠魂”。大別山人民靠著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靠著對革命必然勝利的信念,屢撲屢起,愈挫愈勇,使革命的紅旗始終飄揚在大別山上。
?。ǘ┯绿糁負?、顧全大局。土地革命時期,鄂豫皖蘇區是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與中央革命根據地遙相呼應,對土地革命發生了重大影響。從鄂豫皖蘇區西征的紅四方面創建川陜蘇區,在大西南播下革命種子。中央紅軍長征后,紅二十五軍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名義進行長征,成為最先到達陜北的第一支主力紅軍,與西北地區紅軍一起打破敵人重兵“圍剿”,為黨中央把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安置在西北創造了條件。中原突圍前,李先念等率中原解放軍堅持戰斗在大別山區,牽制吸引大批國民黨軍隊,為全國其他解放區作好戰爭準備爭取了時間。中原突圍中,皮定均率一個旅的兵力掩護主力部隊突圍。完成任務后率部從大別山向東突圍,勝利到達華東解放區。1947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決定實施戰略反攻,把地處中原的大別山區作為主要突擊方向。在魯西南戰役剛剛結束、傷員安置、后勤補給尚未就緒情況下,劉鄧大軍果斷行動,千里躍進。鄧小平明確說:“我們在大別山背重些,在三個月內,陳粟、陳謝能大量殲敵,江漢、桐柏及豫陜鄂區、淮河以北地區能深入工作,對全局則極有利?!倍嗄旰?,鄧小平還回憶說解放戰爭時期有很多重擔,最重的擔子是挑挺進大別山這副擔子。堅定的大局意識,困難前面絕不退縮的革命擔當,決定了大別山的革命斗爭在中國革命大局中始終占有重要地位。
?。ㄈ┩使部?、萬眾一心。在28年的革命斗爭中,大別山區的黨組織和人民軍隊始終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土地革命時期,黨領導鄂豫皖蘇區人民幾千年來第一次分得土地,在政治上獲得解放,在經濟上翻了身,文化教育權利首次得到重視。黨一心為人民謀利益,人民就成為黨和人民軍隊的銅墻鐵壁。黃安戰役中,人民群眾紛紛參軍參戰,“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支援紅軍取得勝利。豫鄂邊區抗日根據地開展大生產運動時,新四軍五師副政委陳少敏赤腳下田幫助抗日軍人家屬和缺少勞力的農戶犁田耙地、薅鋤收種,樸實親民的作風深受邊區群眾的愛戴?!瓣惔蠼?,種白菜,又肥又大人人愛”,這首歌謠一時傳遍中原廣大鄉村。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后,鄧小平在接見堅持在當地開展游擊戰爭的劉名榜時指出“我們離了黨的領導,活不成!離開了人民,離開了槍桿子,更活不成!”“我們要重建根據地,同樣要靠群眾的支持,靠槍桿子。希望你們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發動群眾,支持主力部隊,重建大別山根據地!”大別山黨和人民軍隊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扎根在人民之中,這是大別山紅旗28年不倒的力量支撐。
?。ㄋ模┡烹y創新、敢于勝利。大別山地理位置重要,敵人撲滅這里革命烈火的企圖始終沒有停止,在這里開展革命斗爭,既要有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勇氣,也要有獨立自主、排難創新的精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徐向前等在領導鄂豫皖蘇區紅軍的軍事斗爭中,總結出了“集中作戰,分散游擊”“敵退我進,敵進我退”等游擊戰術7原則。1931年11月至1932年6月,紅四方面軍發起并取得黃安、商(城)潢(川)、蘇家埠、潢(川)光(山)四次進攻性戰役勝利,在戰役中紅四方面軍創造的避強擊弱、包圍迂回、圍點打援等戰法,為中國紅軍戰略戰術原則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豫鄂邊區抗日根據地地域廣大,長期孤懸敵后,部隊發展、根據地建設全靠邊區軍民獨立自主進行。尤其是和三五九旅創建的鄂豫皖湘贛根據地,展現了黨中央和豫鄂邊區軍民經略中原堅定信心和決心。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后,后勤支援無著,劉伯承、鄧小平等與戰士一道,親自動手,自力更生解決棉衣和供應問題。這種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體現在各個時期大別山革命斗爭的方方面面,支撐著大別山軍民排難創新,克服一切困難,迎來了最終勝利。
三、大別山精神的時代價值
當前,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這是一場任務更為艱巨的大考。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奮力實現“兩個確?!睉鹇阅繕?,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匯集磅礴力量。
一是要堅守信念,敢于斗爭。信仰信念任何時候至關重要。對共產黨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大別山軍民在嚴酷的革命斗爭中靠堅定信仰信念、不畏犧牲,贏得革命勝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更要堅定信仰信念,去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特別是要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懂立場觀點方法,學懂道理學理哲理,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更加堅定的理想信念,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二是要胸懷全局,不負重托。河南是中國的縮影,人口多,底子薄,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具有重大影響。習近平在視察河南時,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中原更加出彩,要求河南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對河南發展寄予厚望和重托。這就要求我們像當年的劉鄧大軍那樣,始終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勇挑重擔,抓住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機遇,在變局中育先機開新局,努力實現直道沖刺、彎道超車、換道領跑,向著“大而優、大而新、大而強”和“高又快、上臺階”不斷邁進,加快建設經濟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開放強省和中西部創新高地、幸福美好家園。
三是要依靠人民、團結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陽視察時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革命戰爭年代,無論環境多么惡劣殘酷,無論付出多么大的犧牲,大別山人民都與共產黨不離不棄,給予了黨和人民軍隊無私的支援。人民群眾的支持,是黨克服困難、最終堅持到勝利的關鍵。在新時代新階段,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始終站在時代潮流最前列、攻堅克難最前沿,竭盡全力,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始終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帶領人民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四是敢于斗爭、勇于勝利。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區的斗爭多次面臨生死攸關的考驗和困難,靠著不怕犧牲的進取精神,開創了革命新局面。今天,實現“兩個確?!?、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還有不小的困難。尤其是農村面積大,鄉村振興任務艱巨。我們仍要保持革命戰爭年代那種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斗爭本領,勇于攻堅克難,做到腦子里有思路、眼睛里有問題,手上有招數,腳下有路子,著力破解發展難題,補改革短板,強創新弱項,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尤其是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囑托,大力推進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工作,解決老區人民的期盼和關切。
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精神激勵大別山人民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革命奇跡。在新的征程上,大別山精神是激勵我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大別山精神,用革命精神滋養自己、激勵自己,堅定初心擔當使命,以昂揚的精神狀態把革命先烈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的偉大事業奮力推向前進。(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榮獲2021年度豫版好書優秀獎。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紅色資源?!芬粫x了河南黨史上61個紅色故事。在高質量服務河南黨史學習教育。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做好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張守四為全體干部職工講授保密專題課。嚴格保密工作紀律...
省委黨史研究室高度重視定點幫扶的太康縣板橋鎮后席村疫情防控工作。室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指示駐村幫扶第一書記要堅決扛穩疫...
省委黨史研究室召開2022年機關黨的建設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張守四在報告中全面回顧了研究室2021年機關黨的建設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