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漢三
一、日軍侵占開封經過
1938年5月19日徐州淪陷后,蔣介石曾召開高級軍事會議,認為豫東平原地區,日軍機械化部隊容易發揮威力,在豫東地區對敵決戰與我不利,決定將抗日主力部隊,撤入豫西山地。根據這一決定,開封不予固守。在大部隊由隴海路西撤時,僅留商震部一四一師由師長宋肯堂率領,阻止日軍由開封西進,目的是便利主力部隊西撤。
1938年6月3日,日軍十四師團再次攻占蘭封后,由十四師團長土肥原率領西犯開封。六月四日,攻抵開封東郊,兵分兩支,一支向南關火車站進犯,一支進攻開封城。守軍宋肯堂部于六月四日與敵激戰竟日,當日晚縮短防線,北邊一路退入城內,登城固守,南路亦退到車站拒敵。六月五日上午九時許,敵軍發動猛攻,開封城內遭受敵機敵炮狂炸亂轟,打死打傷不少市民,但守軍官兵,戰意昂揚,士氛旺盛,加之城外沙丘壘壘,敵軍坦克不易發揮威力,敵軍曾幾次靠近城墻,均被守軍擊退,敵軍攻城未能得逞。
當日中午,敵軍少量后撤,進行整補,再行組織力量,于午后二時許,發動更強大的攻勢。攻城的敵軍,由城東北隅向城北延伸,企圖向東、北兩方夾攻我軍,我守城官兵,毫不示弱,以步槍、手槍、手榴彈奮勇殺敵,不少士兵,輕傷不下火線,指揮官與士卒并肩戰斗,奮戰至午后五時,敵人雖付出重大代價,仍未得逞,敵軍被迫再度后撤。敵人從興隆、羅王等地、調來增援部隊,準備于六日黎明發動第三次進攻。六月五日敵我兩次激戰,開封城仍固若全湯,東站敵軍亦未能突破我軍主要陣地。
六月五日晚,宋肯堂師長接到上級命令,我沿隴海路部隊已撤退完畢,日軍一股已繞過開封,西犯中牟,守開封部隊如不迅速撤出,將被敵人圍殲。宋師長當即下令西撤,限夜里十二時前撤退完畢。
六月六日凌晨,日軍調動大軍由城東北和北、西北三路,利用梯子,以密集炮火作掩護爬城時,因守軍早已撤出,來遇任何抵抗,迅逮占領了全城,南關車站亦淪入敵手。六日早,日軍在開封城,借口搜索潰兵,挨門挨戶搶劫財物,奸污婦女,使未及外逃的開封市民,飽嘗亡國的慘痛!
二、日偽政權的出籠
日軍侵占開封后,大頭目十四師團長士肥原,率部西犯鄭州留其親信大特務王道以大日本軍河南招撫使名義,負責組織開封城偽政權,王道在相國寺后于河南大旅社掛起了招撫使署的招牌,和他的顧問武田秀三,共同按照土肥原的頂定計劃,著手于開封市偽組織的扶植。武田是土肥原的私人秘書,曾在天津日軍特務機關任職多年,說一口流利的北京話,有名的中國通。和王道、武田同住在河南大旅社的,還有日軍宣撫官十多人,多數是日本人,也有朝鮮人和東北人。開封偽組織的成立,是由這些人導演的,王道唱前臺,武田唱后臺,宣撫官們是執行者,土肥原是幕后總指揮。另有不少王道的狗腿子給他們當走卒,供他們驅使。
六月八日,國民黨的失意政客周秀庭,經王道委任開封市警察局長。周就任偽職后,開封市警察局立即恢復了活動。六月十一日,偽《新河南日報》開始創刊。日軍宣撫官們,按照武田的指示,出動全班人馬,借口訪賢、慰問遺老,找出北洋政府時期的一些殘渣余孽,經過王道和武田的篩選禮聘,組成了開封市治安維持會,于六月十五日開了成立會,選出王旭初為會長,姜炳昭、周秀庭為副會長,開封市的第一個偽政權組成了。
偽開封維特會成立后,一切聽命于日軍招撫使署所傳達的土肥原的指示。其后不久,土肥原奉調回國,開封維持會的一切活動,仍按土肥原所定的計劃進行。在抗日戰爭發生前,開封是河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居民三十萬人,市面相當繁榮。1938年春,由于戰事吃緊,居民相繼內遷,達官貴人眷屬,富商大賈,家資富有遷入豫西、豫南及西南各省者,約及半數,一部窮苦市民,無力遠遷,至開封淪陷前數日,始逃到開封四郊或鄰近各縣農村避難。維持會初成立時,開封市內居民不及十萬,生產停滯,百業俱廢,市場極為蕭條。維持會成立后,根據日軍招撫使署指示,首先想方設法,騙取外逃市民,返城安業。該會發出布告,提出外逃市民回家園者,有工作能力的給安置工作,生活困難的發給救濟費,患病者免費醫療。該會派出十多人,挨門挨戶,動員市內居民,寫信或派人勸告外逃親友返回安業,并利用偽報登廣告發消息,廣泛宣傳。日軍宣撫班派出醫務人員,設立醫療站,為市民免費醫療,以小恩小惠,欺騙市民。經過一個月時間,外逃市民返回者,達五六萬人,維持會均照原定辦法,給予適當安置,人口增多了,市面漸趨活躍,不少小商店已恢復營業,市新民會、市合作社相繼成立,日本及朝鮮商人,也強占了幾條大街上的門面房,掛出了某某洋行的牌子,從外地運來一些日用品,批發給中國小商小販,市面繁榮,日有起色。八月中旬,偽豫東行政委員會在開封成立,添購不少公私用品,又為市場商業增添了一份力量。其后不久,市內又成立了五所小學,有幾所私立學校也開學了,開封市又象一個中等城市的樣子了,正式成立偽開封市公署的條件漸趨成熟,1938年9月中旬,偽開封市維持會副會長姜炳昭輕而易舉地爬上了偽市長的寶座。
三、姜炳昭其人其事
偽開封市維持會長王旭初,時已年逾花甲、體弱多病,家資富有,開封淪陷時,他所以滯留開封,一個原因是在北洋政府時期,他曾任要職,和王克敏、王輯唐等有所往來,是一個老牌的親日派,對國黨政權不抱好感,更重要的為著保全他的萬貫家產。為日本人當了幾個月的奴才,他的保全財產的目的達到了,同時感覺到奴才難當,遇事推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日軍當權者對他不太滿意。副會長周秀庭,因警察局事務繁忙,不常到會,只有副會長姜炳昭為著奪利爭權,經常為日本主子獻計獻策,討取日軍頭目的歡心。姜出身兵痞,光說不練,日本當權者對他本不感興趣,因為他以前給吳佩孚當過隨從副官,自吹是吳大帥的紅人,當時華北日軍總頭目正急于拉吳為他們效力,姜的偽市長是靠為吳吹捧出來的。姜在對人談話時,張口吳大帥,閉口吳大帥,使聽者感到厭惡。他曾告訴他的親信,一旦吳大帥當了華北的總頭目,河南省長一職,非他莫屬。維持會的兩個頭目,一個要退,一個要進,姜炳昭的偽市長,就這樣不太費力地拿到手了。
姜炳昭當了近兩年的偽市長,都干些什么勾當呢?他每天上午上班后,先到市顧問室問個您好,再到秘書室和秘書主任接談,問問當天有何要事,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把當天的事情處理完畢,借口向外機關聯絡,坐上汽車到街上巡視,找情投意合的人閑聊,下午有時到偽市公署去三二十分鐘,有時索性不去,吃喝玩樂,是他的唯一的要務,招致日本當權者對他的不滿,1930年夏,他在西棚板街自己私宅內為養子大辦婚事,其后不久,又為自己大辦壽辰。借此對商民敲詐勒索,大發不義之財,弄得怨言載道。偽省公署顧問串畑武三授意偽省長陳靜齋調姜炳昭為省公署參議,遺缺委省公署秘書處人事科長孟廣祐升充,姜炳昭的偽市長的烏紗帽,就這丟掉了。
四、日偽政權對開封的殘酷統治
接姜炳昭任開封市偽市長的孟廣祐,東北人,當翻譯出身,面善心惡,笑里藏刀、長袖善舞,最會逢迎日本人,是串畑武三的得力干將。當了偽市長以后,時時、事事為日本主子著想,不顧市民死活。在他任職期間,幫助日本人實行特務統治,代日軍搜索各種戰略物資,強迫市民獻銅獻鐵及各種金屬,給開封市民帶來極大災難?!皣顸h稅多”,這是眾所周知的,孟廣祐任偽市長后,對商民收稅之多,比國民黨時期高好幾倍,名目繁多,花樣翻新,有些稅的名目,是古今中外所沒有的。1943年秋孟離職后的兩年中,又換了許震、甄錦濤、安錫嘏三個偽市長,在職時間都很短。第三任偽市長許震,因貪污被撤職查辦。
五、開封市新民會所演丑劇
開封市新民會是偽政權的最大幫兇,它的重要罪行之一是開辦青年訓練所,為日本侵略者訓練奴才。入所受訓的青年,在近七年時間中,達數千人,受訓時間有的三個月,有的半年。在受訓期間,首先對他們灌輸奴化思想,要求他們思想純正(親日反共),服從命令(甘聽日本人指揮),受訓以后,擇優錄用,有不少人,成為新民會所組織的青少年團的骨干,也有一部分人當了新民會、合作社等偽組織的職員。開封市青年團在歷次迫害市民如治安強化、獻銅獻鐵運動中,都當了馬前卒,曾經受過奴化訓練的青年,是他們的帶頭羊。在受訓的青年中,也有因不堪受日本人的奴役而走上革命道路,但只是少數,對青年進行奴化訓練的惡果是不容低估的。
召開聯合協議會,強奸民意,為日偽政權搖旗吶喊,是開封新民會的又一重要罪行。按照新民會的宣傳是,召開聯合協議會的宗旨是為著下情上達,上意下宣,就是把民眾的意見收集起來向政府反映,同時把政府的政令向民眾傳達,借以搞好政府與群眾的關系。實際上是強奸民意,偽造民意,為日本侵略者歌功頌德,同時把日偽政權的殖民統治政策,強加于民。開封市新民會聯合協議會曾于1942年至44年前后召開過三次,每次參加會議的代表,由三十多人至五十人不等,代表名為民選,實際是由新民會的頭目秉承日本人的意旨內定,選舉不過走走形式,用以欺騙群眾。被指定的代表,大部是被日本人看上了的土豪劣紳,也有一些不顧民族氣節甘愿為敵人效力的小知識分子,新民會聯合協議會的召開,對抗戰大業,也造成不少損害,開封市新民會經常為日偽政權出謀劃策,幫助偽市公署殘酷統治開封市民,罪行很多,不再枚舉。
六、開封市合作社罪行種種
淪陷時期的重要機關,一般人都知道是偽政府、新民會和合作社,通常的提法是政、會、社。實際上應該把合作社排在第一位,新民會居中,偽政府放到最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主要是為著掠奪中國財富,日偽時期的合作社,是日本用以掠奪中國財富的重要組織,新民會的欺騙群眾,偽政府的壓制群眾,都是為合作社掠奪中國財富創造條件。在日本侵華期間,合作社的實權,始終牢牢掌握在日本人的手中,他們經常用日本陸軍特務機關的名義,為偽市公署發號施令,當時的開封市合作社,是日軍特務機關的經濟組織,是偽政權的婆婆。
開封市合作社,掌握著大量物資,操縱著開封市民的經濟命脈,利用經濟手段為日本掠奪開封市和附近各縣的農副產品及各種戰略物資。1938年至1944年,日本侵略者掠奪開封市及附近各縣所生產的各種物資絕大部分都是通過合作社進行的。1944年夏季以后,日軍對物資掠奪,更感迫切,用經濟手段,緩不濟急,改為武力搶劫,市合作社作用漸小,除一部日本人被征入伍外,所余老弱婦女,均并入特務機關,至1945年春,開封市合作社,已是名存實亡了,新民會和合作社,是日偽統治時期的兩個特別組織,弄清這兩個偽組織的性質及其和偽政權的關系,是弄清日偽政權對淪陷區怎樣進行殖民統治的關鍵。
七、統治開封的日本機關
在開封淪陷時期,設在開封市內的日本機關有日本兵團部、日軍警備隊部、一四八一部隊、開封市憲兵隊、開封日本警察署、駐開封日本陸軍特務機關等。
日軍兵團部是日軍警備隊的上級機關。日軍警備隊,負責維持開封市及附近各縣的地方治安,矛頭指向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抗日軍民,他們經常借口軍事需要,對市內偽政權任意干涉,偽政權必須絕對順從,當時的日軍警備隊部,是開封市偽政權統治機關之一。
一四八一部隊,是日軍收集情報的特務組織,它可以通過日軍警備隊指揮偽開封市公署。日軍駐開封憲兵隊對偽市公署更可以任意發號施令,偽市署只有絕對順從。偽市公署、市新民會、市合作社中的日本人,都是日本特務機關委派的,他們對特務機關負責,這些人的升遷調補,考績獎懲,全在特務機關。特務機關通過這些人,指揮管理開封市偽政府及全部偽組織,成為日偽時期的太上政府。日本開封警察署,依照規定,本不應干預偽政權活動,但實際上對偽政權也常橫加指導。以上所舉,都是有權管理日偽政權的日本機關。
八、統治開封的日本人
偽開封市公署的日本顧問和開封市新民會的頭目,是直接統治開封市的日本人。在開封淪陷期間,一共有六七個人,其中在職時間較久,影響較大的是中野進、龜井次郎、川村公等人。
中野進任偽開封市公署顧問近五六年,偽市公署成立后不久他就來了,1944年春才調走,偽市長姜炳昭、孟廣祐、許震都是他的伙伴。中野當時三十多歲,略有行政經驗,在偽市公署內,大小事都管。姜炳昭任偽市長時,他對姜不太信任,財政支出卡的很緊,支用一元錢,就得經他批準。孟廣昭任偽市長時,和他經常一塊喝酒,互相勾結,狼狽為奸,支持孟為非作歹,坑害開封市民。1943年秋,孟廣祐想升任省糧食局長,唆使人誣告現任局長黃曦峰,中野為他撐腰,案情大白后,中野受到嚴厲批評,以后被外調與此有關。開封市民和偽市公署的職員,對他都不抱好感。
龜井次郎1939年來開封,1941年去職,初來時任開封市新民會的次長,以后改為顧問,是市新民會中日本人的頭目。當時市新民會和市合作社都設在徐府街西頭路北原國民黨開封市黨部舊址,新民會在西院,合作社在東院,合作社的頭目,由龜井兼任,兩個偽組織中共有日系職員三十多人。龜井為人小心謹慎,謙恭和藹,兩個偽組織的日本人,對他都很擁護,日本陸軍特務機關的頭目,對他也相當信任。龜井和中野意見不合,日本特務機關,多支持龜井,批評中野,龜井往往通過特務機關,指揮偽市公署,成為開封市的統治者。
川村公是日本帝國大學新畢業的高材生,初來開封時,給龜井當助手,以后龜井外調,他代理龜井任新民會的顧問。他在職期間,只注意抓青年訓練及青少年團工作,不愛管他事。1943年初,被征入伍,到南洋從軍去了。
作者簡介:
邢漢三,曾任偽新河南日報社社長、偽河南省宣傳處長及省新民會事務部長。
省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舉辦。站位新起點、聚焦新使命、展現新作為。省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高東海出席會議。集中展示...
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省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組織黨員干部到鄭東新區龍湖外環紅色主題公園參觀。在黨的重大節日來...
省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李海民到信陽調研“凈展”行動開展情況
了解紅色紀念場館建設、革命遺址保護開發利用和常態化、長效化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情況。在全省黨史教育基地中開展。黨史教育基地在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中具有重要引領作用。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二屆紅色文化論壇暨大別山精神研討會在金寨干...
劉漢征代表研究室向調研組介紹了省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機構改革情況。一要從隊伍上高度重視機關黨建工作。做好機關黨建工作。...